一、前言
慢性肝病是國人常見的疾病,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肝硬化及慢性肝炎佔
第六位,癌症佔第一位,而肝癌又是國人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一名,女性癌症死因第二名,
每年因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死亡的人數有四千人,更有高達五千人死於肝癌,所以肝病可
以說是我們的國病。


二、認識肝病
肝炎是指肝臟受到病毒、藥物、酒精、化學物質等傷害而造成的發炎反應,其中以病毒性
肝炎最為常見。在台灣,B型肝炎病毒正是造成肝癌的主要兇手(約佔80%),C型肝炎病
毒則是第二號兇手(約佔15%),這些人罹患肝硬化或肝炎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50倍。據統
計,台灣有三百萬個B型肝炎帶原者,但其中有三分之二不知道自己得到B型肝炎,有三十
萬個C型肝炎患者,但是百分之九十不知道自己得C型肝炎,因此對於B型肝炎及C型肝炎病
毒的認知與預防是台灣地區公共衛生防治的最大課題之一。


三、B型肝炎與C型肝炎
B型肝炎病毒是經由血液及體液傳染的,主要的傳染途徑可分為母子之間的「垂直傳染」
,以及經由帶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進入有傷口的皮膚或黏膜造成的「水平傳染」。所以
避免不必要的打針、輸血,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與安全的性行為,是預防B型肝
炎傳染的重要方法。若尚未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則需注射B型肝炎疫苗。



C型肝炎其傳染途徑和B型肝炎類似,也是經由血液及體液傳染的,所以預防的方法與B型
肝炎大致相同,可惜的是但到目前為止仍無C型肝炎疫苗可資運用,可預期將來C型肝炎將
成為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


四、肝病的自然進程
以慢性肝炎的自然進程來說,慢性肝炎患者的的肝臟經過長時間的發炎之後容易產生肝硬
化,而肝硬化的患者得肝癌的機率又比一般人高出許多,因此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可
以說是肝病的三部曲。但是肝臟本身並沒有神經,只有肝臟表面的包膜才有神經分布,所
以除非肝癌侵犯到外層的包膜,或是因為腫瘤大到將這一層包膜撐開後,才會有脹痛不舒
服的感覺,否則是一點感覺都沒有,因而等到末期肝癌才被診斷出來的案例時有所聞。所
以早期發現慢性肝炎的存在,並在發現有慢性肝炎後,利用抽血和腹部超音波來定期追蹤
篩檢,例如B型肝炎或C型肝炎患者應每3到6個月抽一次血,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超音波,
並根據病情的進展以藥物治療來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是極其重要的。倘若發現到有
肝癌,治療的方式仍有很多,如開刀、打酒精、打醋酸、經肝動脈栓塞術、或是電波高頻
燒灼術等等,但治療方法的選擇上仍必須考慮到病患當時肝癌分布與肝功能的狀況而定。


五、保護肝臟的重要守則
保護肝臟的重要方法除了規律生活、避免熬夜、注意充分休息及睡眠外,要少喝酒及抽菸
,勿亂服偏方,注意均衡而衛生的飲食,多吃蔬果、少吃油脂,避免吃不新鮮或發霉的食
物,避免不必要的打針、輸血,刺青、穿耳洞、紋眉時應小心避免感染,不與他人共用牙
刷、刮鬍刀,保持安全的性行為,保持輕鬆的心情並作適量的運動,並建立預防勝於治療
的觀念,定期作接受追蹤檢查。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陳碩為醫師
資料提供:基隆長庚醫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up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